14ad731b4de88a.jpg  

      一壺清香的鐵觀音開啟了今日與韓良露下午茶的主題"台灣的食和文化"。

  這個活動其實一直到禮拜二下午才被我在PTT上撇見,心想"在南村落辦的活動,又是韓良露主講,想必應該已經額滿了吧!"不過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還是用e-mail報名,沒想到星期三早上一開信箱回信說還可以去參加,還挺讓我意外的。

  下午到師大就開始飄起毛毛細雨,到了南村落,與我想像的還真有些差距,裡面就是個小小的空間,擺放了不到十張的咖啡桌,非常簡單跟素雅這是這個空間給我的感覺。聽講的人陸續進場,不禁發現"天呀!都是拎著LV或是濃妝的貴婦們來參加的居多!看的出來都是小有成就的貴婦團呢!"做再我隔壁的一位學員也跟我說我是裡面年紀最小的。這讓我還挺訝異的,雖然說現在是開學以及上課時間,是這類的活動沒有推廣到大學中還是關注這類活動的年輕人太少了呢?還是這個講座的推廣度不高呢?

14ad731b4dfbaa.jpg  

課程大綱:
 (一)三民以食為天
  1.原民食文化
  2.閩南移民食文化
  3.外省難民食文化
 (二)混血食文化的影響
  1.南島2.荷據3.明鄭4.清領5.日據6.光復後
 (三)節氣、歲時、祭典的傳統食文化
 (四)廟口、市場、圓環與早市、夜市的食文化
 (五)二十四小時的飲食風情
 (六)小吃、家常菜、大宴的過去與未來



  開始了今天的演講主題,從台灣本土早期的原住民飲食以及韓良露對於小時後記憶中老一輩人的飲食切入了台灣飲食發展的流程。中途就呈上了小點心,繼光餅、紅片糕(這是我事後去查台灣糕餅50味:舌尖上的懷舊旅行才知道產品名)、麻糬和萊陽桃酥,讓我們一邊品嘗一邊聽演講。其實這四種小點心可是別有用心的準備給大家,韓良露說這四種可以代表了小小的台灣可以品嘗到不同時期經過明鄭、大陸國軍來台、日本統治等所流傳在台灣的飲食文化。我個人還挺愛吃桃酥,雖然甜但不會很膩,繼光餅吃起來好硬呀~而且淡淡無味。紅片糕好甜膩,還有香蕉油的味道,不愛。麻糬應該是綠豆口味,口味很清淡還可以吃到顆粒的綠豆,是我吃過綠豆餡甜點中口感很特別的甜品。

14ad731b77f086.jpg  
  很驚訝的發現這四種甜點,我只吃過屬於日本的麻糬,真是有不小的衝擊。或許因為我們家是信奉天主教的關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教徒,所以從小我們就跟拜拜這種大節日無緣,所以像是紅片糕、繼光餅這種東西從小就沒出現過在我眼前,問了爸爸他也說繼光餅等他還有吃過但是像紅片糕也是聽過看過也沒吃過。韓良露講的我絕得很有道理,台灣的飲食非常的多元,外來的飲食逐漸取代了很多傳統台灣普遍的飲食,很多都因為社會文化、經濟型態的關係逐漸的消失在現在的文化中。或許再過個五年、十年,我們下一代的小朋友說不定都以為提拉米蘇、青木瓜沙拉會是傳統的台灣小吃也不一定。這中間的斷層是為什麼這麼大呢?聽著旁邊的貴婦們對這幾種甜品都還有印象,但是到我卻是只剩下麻糬最有印象,我思索了很久。

  其中還聽到韓良露講到不少台灣飲食受到大陸、荷蘭、西班牙與日本統治過,遺留著一些類似的飲食文化在臺灣,以及飲食來源等等,詳細內容就不詳述。一邊看著講義就覺得他們真的很用心在推廣台灣飲食和傳統台灣文化,而且讓我深深的認為要當個美食家並不是僅僅只知道在部落格上評論著哪家店好吃那家店口感好,而是進一步的知道飲食背後的文化背景、原料甚至是我們現在年輕人逐漸疏遠的文言文、詩經等,都有相當大的關連。

  我覺得很幸運這次可以參加本次的講座,可是我更希望這次的內容是可以多多跟我們這個年代的青年推廣,畢竟這樣的傳統不傳承,或許哪天會不會連鹼粽、桃酥等傳統小吃糕點就會消失,變成記憶中只能回味而無法再吃到的美味。

南村落網站:http://www.southvillage.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ubasa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